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將統一 全國現有4916項食品標準,由10個部委分頭制定 新京報訊 我國現有多達4916項強制性食品標準,今年起將全面清理、整合,由國家衛計委統一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消除之前食品安全相關標準多頭制定、多頭監管的弊端。 日前,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成立50周年研討會在京舉行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王竹天介紹,我國現行的,有標準編號的強制性食品標準,多達4916項,散落在農業部、原衛生部、質檢總局等10個國家部委,難免出現一些標準之間重復、矛盾或缺失的情況。 2009年實施的國家《食品安全法》明確規定,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對現行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、食品衛生標準、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標準中強制執行的標準予以整合,統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。然而由于此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一直處于多部門分段監管狀態,食品標準由一個部門進行清理、整合,遇到不少困難。 最近,國務院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,備受爭議的食品生產、流通、餐飲環節分段監管職能,得到整合。同時,國家確立了食品安全標準制定與執行分立的格局,明確由國家衛計委負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和公布,新組建的國家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總局,負責除種植、屠宰環節以外、食品安全從生產線到餐桌的整鏈條監管。 國家衛計委食品與監督局副局長陳銳此間介紹,今年起至2015年,全面清理整合現有食品標準。制定并公布統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將作為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一項重點工作。 目前我國已成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,其秘書處設在衛計委直屬機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。 王竹天介紹,機構改革前,原衛生部已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302項。機構改革后,新組建的國家衛計委將公布200余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其中包括4項重要的基礎性標準,即《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標準》、《食品添加劑標準》、《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》和《食品經營通用衛生規范》。 對話 “食品出事后無法再推諉” 記者: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,食品安全領域的部門職能調整很大,你如何評價這次改革?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、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君石:這次國務院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行職能整合,與國際慣例又接近了一大步,起碼打掉了過去“分段監管”鏈條上很大的空隙。今后食品在生產、流通、餐飲環節出了安全問題,不會再出現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的情況。 不過我還有點擔心,食品安全標準制定(衛計委)與監管(食藥總局)分離的體制。比如,“白酒塑化劑”事件,白酒的標準,應歸原衛生部制定;白酒的監管,則是質檢總局的任務。當白酒中被檢出塑化劑后,監管部門講,我國沒有白酒中塑化劑最高限量的標準。但制定標準的部門說,我國對食品中含塑化劑已有一系列的標準和法規。我認為,白酒也是食品,完全可以參照現有食品中塑化劑的標準進行監管。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。 記者:那你認為,怎樣才是最理想的? 陳君石:我認為如果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和監管職能在一個部門,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矛盾。當然這只是個人觀點。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也講到,機構改革不是一步到位。但現在起碼邁出了一大步。 記者:你認為新機構最迫切的任務是什么,才能盡量避免地溝油、三聚氰胺這樣讓公眾擔憂的食品安全事件發生? 陳君石:要真正解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,需要解決目前農產品分散種植、畜牧產品分散養殖的現狀,需要改變食品加工企業小、散、亂的現狀。只要有這個背景存在,就不可能指望幾年之內,我國不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。 希望分段監管職能整合后,食品生產過程的監督能得到加強,震懾食品企業遵守食品安全標準。任何一個社會,最終要靠企業責任來維護食品安全。 另外,我要強調一點,食品安全零風險不存在。政府的監管,是要將食品安全風險控制在公眾健康可以承受的范圍。 (來源:新京報)
|